近日,中國能建華北院牽頭主編的能源行業氫能標準NB/T 11896-2025《可再生能源電力制氫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規程》(以下簡稱《規程》)正式發布。
該《規程》適用于以風力發電、光伏發電為主要電力來源的可再生能源水電解制氫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的編制,規定了可再生能源電力制氫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的原則、工作內容和深度,《規程》將于2026年3月28日起實施。
近年來,中國能建積極服務新型電力系統建設,承擔了多項國家級、省市級及企業級氫能課題研究,取得了豐碩成果,積累了可再生能源制氫規程可行性研究的豐富經驗,為《規程》編制提供了有力支持。
針對《規程》編制中的重難點問題,依托中煤綠能烏審旗風光制氫一體化項目、德令哈PEM電解水制氫示范工程項目、生態貴陽紅楓流域風光水氫儲五位一體技術研究與示范項目等可研工作,華北院先后編制指導可再生能源水電解制氫可研工作的企業標準和中國電力規劃設計協會團體標準,為《規程》編制奠定了堅實基礎。
中國能建吉林松原綠色氫氨醇項目
《規程》的發布實施,將進一步健全我國可再生能源領域技術標準體系,可有效規范風光發電制氫和儲氫一體化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的編制工作,提升氫電耦合項目的經濟性,促進項目的實質性落地,助力我國可再生能源制氫產業高質量發展和技術進步。
解讀《可再生能源電力制氫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規程》NB/T 11896-2025
適用范圍及主要技術內容
《規程》適用于以風力發電、光伏發電為主要電力來源的可再生能源水電解制氫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的編制,規定了可再生能源電力制氫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的原則、工作內容和深度。
《規程》共分23章3個附錄,包括總則、基本規定、綜合說明、建設背景和需求分析、建設條件、電力系統、總體規劃和配置方案、可再生能源發電場、輸電線路、制氫廠、儲能系統、一體化管控和數字化應用、消防、安全和職業衛生、環境保護和水土保持、資源利用、節能降耗、建設管理和運營方案、投資估算和財務分析、經濟和社會影響分析、風險分析、結論與建議、附件等章節。附錄包括可再生能源電力制氫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目錄、可再生能源電力制氫可行性研究報告附圖附表、可再生能源電力制氫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支撐性文件清單等。
行業意義
《規程》的編制兼具科學性、先進性、兼容性和前瞻性,發布實施進一步健全了我國可再生能源制氫領域技術標準體系,為可再生能源電力制氫工程建設提供技術支撐,有利于支撐和引領我國可再生能源制氫產業高質量發展和技術進步。
主要編制單位
《規程》由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華北電力設計院有限公司、中國電建集團華東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主編,中海油研究總院有限責任公司國能氫創科技(北京)有限責任公司清華四川能源互聯網研究院中國電建集團西北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單位共同參與編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