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種利用清潔能源(如太陽能、風能、地熱能、生物質能、水能、海洋熱能、潮汐和波浪能以及核能)通過水熱分解生產氫氣的方法已經得到發展。本文重點介紹基于太陽能和風能的制氫工藝。
圖1概括了主要的清潔制氫方法:

圖2展示了利用太陽能和風能生產清潔氫氣的過程:

下面將詳細介紹基于風能和太陽能的具體制氫工藝:
一、 太陽能電解系統
該系統利用光伏(PV)電池產生的電能驅動電解槽分解水。其核心原理如圖所示:

圖3:光伏電解裝置原理圖
電解過程是將水(H?O)分解為氫氣(H?)和氧氣(O?)的電化學過程。氫離子和氧離子分別遷移至陰極和陽極。產生的高純度氫氣用途廣泛(如燃料電池、焊接用氫氧焰)。此方法可實現大規模、環境友好的制氫,并由太陽能供電。

圖4:電解水原理圖
目前電解槽效率約為75%,目標是提升至90%以上。使用可再生能源供電時,此過程無溫室氣體排放。
圖3所示的典型裝置包含一個三結太陽能電池和兩個串聯的質子交換膜(PEM)電解槽。系統在模擬太陽光(AM 1.5D)下運行,電池溫度通過水冷系統維持在25℃。兩個電解槽串聯:水被泵入第一個槽的陽極室,其陰極無輸入流;第一個槽陽極室輸出的水、O?混合物進入第二個槽的陽極室;第一個槽陰極產生的H?進入第二個槽的陰極室。最終H?和O?從第二個槽收集,殘余水回收到水箱循環利用。電解槽工作溫度穩定在80°C(工業標準)。
二、 光伏光熱(PV/T)混合電解系統
該系統結合了光伏發電與集熱功能,由PV/T板、DC/DC變換器和PEM電解槽組成。PV/T系統為電解槽提供電流并預熱進水。利用PEM電解槽(PEMEC)進行的年度測試數據對比了純PV系統與PV/T系統的月產氫量,表明PV/T系統因熱能利用具有優勢。

圖5:所提出系統的原理圖

圖6:PV和PV/T月制氫量的比較
建立的PV/T-PEMEC系統模型有助于研究輻照度、水溫、水流量等因素對產氫的影響。實驗研究(裝置見圖7)驗證了利用PV/T混合能源(電能驅動堿性電解槽,熱能加熱背板循環水)制氫的可行性。在優化配置下,系統最大產氫速率達154 mL/min,效率約21%,日產氫量約221 L/天。

圖7:實驗裝置與熱電偶位置
三、 風能電解系統
風電解系統主要由風力發電機、變流器(AC/DC)和水電解槽構成。應用配置多樣:
直接配置:風電場直接供電電解制氫,適用于偏遠地區。
風電/電網混合配置:無風時電網作為備用電源。
風電制氫并網配置:生產氫氣,多余風電輸入電網。
風電制氫儲能配置:包含儲氫系統,可通過燃料電池在需要時發電。
系統核心組件如圖8所示:

圖8:風電解系統原理
研究表明,利用水平軸風力發電機(HAWT)為堿性水電解(AWE)供電,并用富余氫氣通過燃料電池發電,系統總效率可達60%。實驗證明一個風/氫系統可為10戶家庭供電3天。雖然風電成本相對較高,但通過引入斬波電路調節輸入電解槽的波動電能,可提高系統壽命和效率。使用垂直軸風力發電機(VAWT)供電的實驗也取得了積極結果。
四、 光電化學/光催化(PEC/PC)制氫
利用光催化劑或光電極(光電化學法)在光照下分解水制氫是另一種途徑。
光電化學(PEC): 利用光活性半導體材料(如N型光陽極,P型光電陰極)在光照下產生電子-空穴對驅動水分解反應(圖9原理)。其優點在于H?和O?在不同電極側生成,無需額外分離。結構形式多樣(圖11):(a) 由獨立光伏電池供電的單光電極PEC,(b) 并聯的雙光電極PEC,(c) 串聯的雙光電極PEC。
光催化(PC): 更簡單的水分解方法(圖10),反應在均相中進行,無需電極。但存在效率低(需額外能量分離氣體)、易達到光穩態限制反應、以及大規模應用復雜等局限。

圖9:PEC電池的原理(a);光陽極帶金屬陰極(B);光電陰極帶金屬陽極(C)

圖10:太陽能氫基光催化系統(PC)方案
五、 生物光解/光化學制氫
此過程利用陽光和生物/化學系統從水中分離氫,可分為光電化學、光化學和光生物途徑。光生物過程效率較低,主要用于小規模制氫或研究。
生物光解利用太陽能分解水:
直接生物光解: 陽光直接驅動水分解,產生的電子被利用。
間接生物光解: 內源性底物分解提供電子,氫化酶利用這些電子在近零CO?排放下產氫,并釋放氧氣。
六、 熱解系統
利用聚光太陽能產生高溫(約2500°C)直接分解水(熱解離),或用于加熱分解化石燃料(如天然氣)制氫。相比太陽能電解,太陽能熱解離(尤其是高溫分解化石燃料)可降低制氫成本。
七、 熱化學循環系統
該過程結合熱源(如太陽能聚熱)與一系列化學反應,在較低溫度下(相比直接熱解)將水分解為氫和氧,使用的化學物質在循環中被回收。避免了直接高溫分解對材料和氣體分離的苛刻要求。
八、 高溫蒸汽電解(HTSE)
與低溫水電解相比,高溫(通常>700°C)蒸汽(H?O(g))電解(HTSE)所需電能更低,部分能量由熱能提供,從而降低成本和提升效率。核心部件是固體氧化物電解池(SOEC)(圖12),由致密電解質(氧離子導體)和兩側的多孔電極(H?側陰極,O?側陽極)組成陶瓷三層結構。

圖12:電化學電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