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至9月1日,2025年上海合作組織峰會在天津舉行。這座兼具歷史底蘊與現代活力的城市,不僅以開放包容的姿態迎接各方伙伴,更以系列綠色低碳舉措筑牢生態底色。其中,氫燃料電池汽車作為綠色交通的重要載體,以零排放、高適配的特性,為保障峰會綠色運行發揮了重要作用,同時展現了我國氫能產業的發展成果與實踐價值。

保護生態環境、推動綠色發展是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問題。作為京津冀燃料電池汽車示范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天津近年來始終以服務 “雙碳” 目標為導向,持續推進氫燃料電池汽車規模化應用與綠色交通體系建設。截至目前,天津已累計投運近千輛氫燃料電池汽車,覆蓋港口、礦山、鋼鐵、化工、園區、冷鏈等多元場景,在減排降碳方面成效顯著。據測算,每輛49噸氫燃料電池重卡牽引車每年可比傳統能源重卡減少碳排放100噸。
8月26日,央視新聞頻道《朝聞天下》欄目專題報道了中國汽車戰略與政策研究中心發布的《氫燃料電池汽車跨區域大規模實車運行數據報告》,報告顯示,我國已經在超過20條貨運干線上實現氫燃料電池汽車規模化示范應用,超千輛氫燃料電池汽車圍繞高速干線、冷鏈運輸、城際物流等場景實現常態化運營,且在部分場景下全生命周期成本優于同類型燃油車。報告全面展示了我國燃料電池汽車在中遠途、中重型場景下的實際運營效果,我國燃料電池汽車產業已進入規模化商業化發展的新階段。

榮程新能作為氫能商業化運營的領軍企業,立足能源轉型和“雙碳”戰略目標,定位氫能產業解決方案集成商,圍繞“制儲運加用研及裝備制造”一體化氫能全產業鏈精準布局,成熟運行多條氫能零碳運輸線路。截至目前,累計用氫4500噸,運輸貨物總量達5500萬噸,行駛里程累計達4800萬公里,減排二氧化碳4.5萬噸,多項數據全國領先。其中“津冀鋼鐵轉運專線”是“氫車萬里行”活動重點示范線路之一,從天津港和黃驊港運輸鐵礦石到河北邯鄲,回程從長治裝載煤炭、焦炭,往返約1400公里,累計運輸量達12萬噸,安全行駛里程225萬公里,已實現穩定的商業化運行,成為氫燃料電池汽車在鋼鐵物流領域規模化應用的成功實踐。
除服務榮程鋼鐵上下游運輸應用場景外,榮程新能還開拓了包括鋼鐵、化工、港口、礦山、冷鏈集裝箱等多種氫能運輸的應用場景,對外輸出氫能運輸解決方案。特別是率先開通天津港至北京的氫能冷鏈運輸線路,源源不斷將水果、蔬菜、海鮮等送至北京,實現了氫能應用從生產服務向民生消費領域的重要延伸。如今,榮程新能860輛氫能重卡穩定高效運行,氫能零碳運輸線路輻射京、津、冀、晉、魯、遼、蒙等區域,為上合期間的物資供應和穩定生產提供了支撐,充分展示了中國氫能技術的實用性與可靠性。
上合組織各國山水相連、利益交融,在“上合”框架下,近年來,中國持續推動各方加強綠色發展合作交流,新能源合作已成為上合組織綠色發展的亮點。氫燃料電池汽車的商業化應用,為深化國際綠色合作奠定了堅實基礎。隨著國內氫能企業持續開展場景化實踐與全鏈條探索,氫能已在更廣范圍、更深層次實現商業化應用,為交通能源綠色轉型、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貢獻了中國智慧與中國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