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中氫新能氫能二輪車“熊貓穿梭”正式量產交付,首批新車從北京發車,順利交付用戶并投入使用。這一關鍵節點標志著中氫新能在氫能短途交通領域實現技術產業化突破,也宣告其規模化、市場化布局全國各省市的戰略正式啟動,將為城市綠色出行注入全新動能。


作為氫能出行領域的創新標桿,中氫新能氫能二輪車以硬核技術直擊行業“安全隱患、補能低效、性能受限、環保壓力”四大核心痛點,重塑氫能二輪車出行新范式:
高安全·無憂騎行
打破氫能“易爆”刻板印象、規避鋰電熱失控隱患,核心搭載固態儲氫技術與金屬氫化物材料,常溫低壓環境下牢牢“鎖氫”、零泄漏,極端場景安全性拉滿,用氫出行比用電更安心。
快補能·高效便捷
破解加氫站稀少、充電耗時久的行業困局,首創模塊化快換設計,無需依賴專業加氫站設施,儲氫模塊“換罐即走”,批量補能僅需30分鐘,效率遠超傳統電動車快充。
強性能·場景適配
環境適應性突出,可從容應對高低溫多樣氣候與路況;0.6L儲氫瓶實現60-80公里長續航,告別續航焦慮;車身僅重55kg,輕量化設計兼顧通過性與騎行舒適度,日常通勤、短途接駁皆適配。
綠色化·零碳閉環
破解鋰電池回收污染、傳統出行碳排放難題,騎行全程僅排放純凈水,完美契合“雙碳”戰略;運行噪音≤55dB,從使用到后續回收全鏈路踐行環保理念,打造零碳出行新選擇。
低成本·長效經濟
打破氫能出行“高成本”認知壁壘,儲氫模塊可實現超3000次充放循環、衰減率不到5%,規避鋰電池衰減帶來的隱性成本;無需高額維護費用,單次出行成本與充電車持平甚至更低,長期使用性價比優勢顯著。

值得關注的是,中氫新能創新服務模式貫穿交付全流程:交付前開展平臺壓力測試、軟硬件匹配驗證及協同管理優化,交付后提供終身跟蹤服務,全方位保障用戶體驗。

10月28日,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發布,明確將氫能列為未來產業核心,推動其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此次交付是中氫新能全國布局的重要起點,接下來,公司將依托國家氫能產業戰略東風,聚焦一二線城市通勤、景區短途接駁、共享出行等核心場景,逐步推進各省市運營網絡搭建,同步完善儲氫模塊換能站布局與產業鏈配套。未來,中氫新能還將持續迭代技術,提升城市氫能運營質量,讓安全、便捷、零碳的氫能出行服務走進更多城市,助力構建可持續發展的短途交通新生態。
從技術研發到量產落地,從區域試點到全國布局,中氫新能正以科技創新推動氫能出行普及。隨著全國網絡的逐步完善,氫能二輪車將成為城市交通綠色轉型的重要力量,為億萬用戶帶來更優質的出行選擇,也為我國氫能產業高質量發展書寫短途交通領域的精彩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