氫能,這一被國家列為未來新經濟增長點的重要產業,正在武漢從規劃藍圖加速走向商業現實。
11月10日,在2025中國國際商用車展現場,廣州海珀特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珀特”)與武漢未來智創綜合能源服務有限公司正式簽署戰略采購協議,達成200臺氫能源車輛意向訂單。
這批車輛將率先投放至長江新區陽邏國際港,用于構建綠色運輸示范場景。此次合作,不僅是海珀特市場拓展的重要一步,更是湖北省推動氫能產業發展的一個鮮活注腳。
此次規模化示范應用,也與國家層面的政策導向同頻共振。11月7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關于加快場景培育和開放推動新場景大規模應用的實施意見》明確提出,要推動清潔能源在重卡、物流等領域的開放應用,建設清潔能源車輛運輸走廊,打造全產業鏈協同發展的應用生態。
武漢的此次實踐,正是對這一國家戰略的積極響應與先行探索。

場景突破:百臺氫能車馳騁長江新區
氫能已被納入國家未來能源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和綠色低碳轉型的關鍵載體。
“此次百臺意向訂單的斬獲,是市場對海珀特產品力與商業化能力的雙重認可。”海珀特總經理孫營看好湖北市場的前景。
記者了解到,這200臺車輛將優先投放于武漢長江新區,用于打造新能源商用車的示范運營場景,加速區域綠色物流體系構建。
此次簽約的背后,是湖北省與武漢市對氫能產業的大力扶持。
2025年9月,武漢市發布《氫能產業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5—2027年)》,明確提出到2027年將武漢打造成為全國重要的氫能裝備中心和氫能樞紐城市。
方案設立了清晰目標:全市氫能產業總產值達到200億元,推廣燃料電池汽車2500輛,建成加氫站20座。
這一政策與早前湖北省發布的《支持氫能產業發展的若干措施》形成聯動。該措施涵蓋產業投資、儲運設施、加氫站建設等全環節,用真金白銀助推產業發展。
增加陽邏國際港雙碳和交通運輸物流應用場景的描述,把國務院1 1月7日的新技術新產品的應用場景的落實結合起來即可。

技術突圍:70兆帕高壓儲氫系統比肩國際同行
當天車展現場,海珀特H49氫能重卡摘得“2026中國年度卡車”桂冠。
該型號氫能重卡為何能拿下國際性大獎?
在評獎方看來,H49氫能重卡搭載的70兆帕高壓儲氫系統,使車輛續航里程超過1000公里,百公里氫耗僅7.8公斤。
這一數據在全球范圍內都具有競爭力,目前行業內平頭氫燃料電池重卡的百公里氫耗通常在12-14公斤。同時,70兆帕高壓儲氫系統與國際同行比肩。
在孫營看來,武漢經開區是國內汽車產業重要的聚集地,相關的人才、測試場地以及配套設施都非常齊全,為技術研發提供了有力支撐。
目前,海珀特已構建了“總部在廣州、研發在武漢、生產在隨州”的格局,集研發、生產于一體,能夠更好地把控產品質量和生產進度。
“氫能重卡的規模化應用已迎來關鍵突破。”孫營說,加速推動氫能在長途重載商用車的應用,對于實現交通領域節能減排、推動氫能產業發展有重要意義。

產業生態:集群效應加速形成
在湖北氫能產業的版圖上,海珀特只是冰山一角。
據了解,僅在武漢經開區,就聚集了雄韜氫雄、理工氫電、眾宇動力等20余家國內外知名氫能企業,初步形成了“基礎部件—燃料電池—整車—示范運營”的產業鏈和創新鏈。
這樣的產業集聚并非偶然。
武漢市在行動方案中明確提出構建“一核一都兩翼”的氫能產業高質量發展集聚區——以武漢經開區為核心,青山區為氫都,東湖高新區、東西湖區為兩翼。
政策還規定了對加氫站建設的實質性補貼:對新建和改建的加氫站給予200萬元一次性建設補貼,對站內制氫設備投資額外給予設備成本50%(最高200萬元)的補貼。
根據湖北省氫能產業行動方案,到2027年,全省燃料電池汽車推廣量將突破7000輛。
這意味著,海珀特此次獲得的百臺訂單,僅僅是湖北氫能產業發展的一個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