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氫動科技順利通過氫能交通運輸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評定,氫動科技以標準化建設為抓手,構建了全鏈條、精細化的安全管理體系,交出了一份兼具規范性與創新性的安全答卷,為氫能交通安全標準化管理提供了范本。

安全生產標準化的核心要義在于責任的剛性落實。氫動科技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為根本遵循,梳理并完善了“黨政同責、一崗雙責”的責任體系,將安全指標納入從部門到一線員工的績效考核核心模塊。通過成立由董事長牽頭的安全生產委員會,層層簽訂安全責任書,每月召開專題會議研判風險隱患,企業建立起“目標分解—過程監督—考核獎懲”的閉環管理機制。公司修訂完善《氫能車輛技術管理規范》、《氫能車輛安全駕駛操作規程》等30余項核心制度,針對氫能交通安全管理全流程制定了12套崗位安全操作規程,確保每個環節都有章可循。企業通過“三級宣貫”模式(公司級、部門級、車隊級)開展全員培訓,真正實現“安全責任人人扛”。

氫能交通行業點多線長、風險復雜,決定了安全管理必須前置防線、關口下移。氫動科技對照二級標準化8大一級指標要求,建立了覆蓋“人、車、路、環境”的全要素風險管控體系。在人員管理上,嚴格執行“準入—培訓—考核—退出”全流程管控,確保駕駛員持證上崗率 100%。

企業投入專項資金完成智能管控體系升級,為全部營運車輛配備北斗GPS雙模定位,駕駛員狀態監測智能設備,搭建24小時動態監控平臺。對駕駛員疲勞駕駛、接打手機等危險行為進行實時識別,平臺響應時間縮短至3秒內,有效遏制了人為因素導致的事故風險。

應急管理作為安全體系的“最后防線”,是標準化考評的關鍵指標。結合客運場景特點,修訂完善火災、碰撞、惡劣天氣等13項專項應急預案,明確“接警—研判—處置—救援”全流程響應節點,確保事故發生后5分鐘內啟動處置程序。2025年開展的“車輛交通事故應急處置”演練中,從駕駛員報警到人員疏散、火勢控制僅用8分鐘,充分驗證了預案的可行性與隊伍的實戰能力。這種“預案—演練—改進”的持續優化機制,使應急響應效率大大提升,為乘客安全筑牢兜底保障。
從責任體系的健全到風險管控的精準,從科技賦能的升級到應急能力的強化,氫動科技通過對標行業標準實現了安全管理的規范化、精細化躍升。未來,氫動科技將以二級標準化為起點,持續深化安全管理體系建設,在智能風控、綠色安全等領域探索創新,力爭向一級標準化目標邁進,為客運行業安全發展提供可復制的實踐樣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