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口擁有超過7000萬千瓦的風能和太陽能理論可開發資源,為綠氫生產提供了堅實基礎。經過多年發展,張家口已初步構建涵蓋制氫、儲運、加注和多元化示范應用在內的氫能產業體系,產業鏈條日趨完善。
日前,國家能源局公示全國能源領域首批氫能試點名單,張家口聯合承德、唐山兩市申報的河北張承唐氫能區域試點獲批成為河北省唯一國家級氫能區域試點,將承擔全省氫能“制儲輸用”全鏈條試點建設任務,為全國跨區域氫能協同發展提供可復制經驗。

在張家口赤城的一家制氫廠,記者看到,一輛滿載綠氫的運輸罐車緩緩駛出廠區,朝著北京方向進發。據介紹,該制氫廠采用自建風場,“綠電”電解水制氫與純化工藝制取“綠氫”,實現“綠氫”制、儲、輸、用長周期商業化生產運營,目前已累計安全運行超1萬小時,供應高純氫氣超600萬標方,保障了京津冀周邊地區氫能需求。
為有效降低氫能利用成本,同時在經濟、生態、產業多維度賦能,引領氫能規模化發展,日前,綠氫輸送管道康保-曹妃甸氫氣長輸管道項目在張家口張北縣正式啟動。

項目起自張家口康保制氫廠,止于唐山市曹妃甸,全長1037公里,途經張家口、承德、唐山3市18縣,年輸氫能力可達150萬噸以上,項目完工后,可替代標煤481萬噸、減排二氧化碳916萬噸,相當于再造10個“塞罕壩”。與此同時,項目也將充分發揮曹妃甸港貿易樞紐作用,打通氫能出海口,打造東北亞氫能集散地,成為我國對外能源合作與綠色貿易的新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