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不完全統計,2025年10月獲批、簽約、開工的氫能項目共計9個,詳情如下:
獲批
10月21日,俊瑞綠氫能源(清水河縣)有限公司提交的俊瑞綠氫能源(清水河縣)有限公司清水河縣風光發電制綠氫項目能源類的項目備案項目,符合產業政策和市場準入標準,準予備案。項目建設規模及內容:該項目利用風光發電作為能源建設綠氫生產工廠1 座(離網型),年產綠氫2萬噸。項目占地300 畝,按照“離網型”的原則,根據每小時的“發電、儲能、用電”情況設置78臺 1000Nm3/h 的電解槽及配套公用工程裝置,本項目等效年操作時間3000小時。
10月24日,榆林零碳產業園氫能(制氫)示范項目備案審核通過。榆林零碳產業園氫能(制氫)示范項目位于榆橫工業園區,規劃總投資約205億元(含配套新能源和儲能項目),其中,制氫單元占地面積約300畝,計劃分兩期實施,總投資約6.9億元;一期工程占地166畝,總投資約4.1億元,共配置6臺電解槽及相關配套設施,制氫產能不低于4100標方/小時,其中,以揭榜掛帥方式選定堿性(ALK)電解槽供應商、質子交換膜(PEM)電解槽供應商。試驗自主研發的固體氧化物(SOEC)電解槽,用于產業化示范,年可生產綠氫3000噸,年產值7500萬元,年減排二氧化碳約6萬噸。同時,配套建設5000標方/小時電解槽測試平臺,用于電解槽系統性檢測與驗證。?二期工程在一期工程基礎上優選低能耗、高安全性的制氫工藝,?計劃2028年竣工投產,目標實現年產綠氫10萬噸,年減排二氧化碳約200萬噸?。
公示
10月20日,華匯城市建設服務平臺發布中財(新疆準東經濟技術開發區)新能源有限公司新能源發電制氫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第一次公示。據信息顯示,該項目建設地點位于新疆準東經濟技術開發區五彩彎南部產業園;建設概況:新建電解水制氫廠房1棟,年產20萬噸綠氫。購置純水電解制氫設備660套,配套建設宿舍、辦公樓等附屬設施。
簽約
10月16日,吉林省華錦能源有限公司與冰島碳循環國際(CRI)/麥芬隆完成綠色甲醇項目暨全球承購合作簽約;中環新能源控股集團旗下中環新能源創新研究院有限公司,與吉林省華錦能源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根據協議,各方圍繞華錦能源三大綠色甲醇項目:吉林榆樹項目(2GW)、吉林白城項目(規劃中)、遼寧葫蘆島項目(規劃中)展開深度合作。中環新能源將作為戰略投資者參與,并提供綠電光伏組件、鈉離子電池儲能系統等核心產品及關鍵技術支持;冰島碳循環國際(CRI)/麥芬隆作為技術領軍者,憑借全球領先的二氧化碳加氫制甲醇技術(ETL),為項目提供碳捕集與綠色甲醇合成解決方案;華錦能源將優先引入中環新能源為供應鏈合作伙伴,并協調配套新能源資源。項目合作方覆蓋央企、全球頂級機構及全產業鏈核心企業,項目實施提供“資金+技術+建設+運營”全方位保障。各方計劃在吉林及周邊區域深化光伏、風電、氫氨醇、SAF(可持續航空燃料)等領域的協同開發,打造“綠電-綠甲醇-綠色應用”的閉環生態,進一步構建起“中環新能源(技術+投資)+華錦能源(產能)+冰島CRI/麥芬隆(碳技術+全球承購)”的國際化合作范式。
啟動/開工
10月,零碳示范園區——華電50MW風電離網制氫項目在河北辛集市啟動。據了解,該項目計劃總投資4.05億元,通過風電直供制氫、余電消納于鋼鐵企業、氫燃機調節負荷等方式,實現綠色能源高效循環利用。項目建成后,年可提供綠氫650噸、綠電8084萬千瓦時,可滿足目前澳森特鋼集團89%的用氫需求,突破綠電制氫、氫儲能、氫能交通等多領域技術瓶頸。“金氫科探1井”位于二連盆地吉爾嘎郎圖凹陷邊緣,設計井深800米。該井將承擔獲取基礎地質資料、評價錫林浩特地區天然氫氣資源潛力的重要任務。它的成功實施,不僅填補了中國天然氫氣專探井的空白,更將為我國天然氫氣資源的勘探開發積累寶貴經驗,對推動區域能源經濟多元化、助力國家能源轉型具有深遠影響。
10月8日,內蒙古自治區迎來我國能源探索史上的一個里程碑時刻——全國首口天然氫氣科學探井“金氫科探1井”正式開鉆。這是我國首次面向天然氫氣資源實施的科學鉆探,標志著我國在這一被譽為“未來能源顛覆者”的新興清潔能源領域,實現了從理論研究向實踐驗證的歷史性跨越,對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實現“雙碳”目標具有重大戰略意義。
10月18日上午,張掖市綠色燃料零碳產業園成立暨10萬噸綠色甲醇項目啟動。據悉,張掖市綠色燃料零碳產業園總投資30億元,由中國化學集團牽頭成立的中科能元化學(甘肅)有限公司分兩期投資建設。一期10萬噸綠色甲醇項目充分利用蘆葦秸稈、油菜秸稈等農林廢棄物合成綠色甲醇。同時,還將建立SOEC工程應用示范中心、中化學中科環境多氧燃燒氣化爐工程示范中心和綠色甲醇保障性供應基地。
10月28日,海泰新能康保-曹妃甸氫氣長輸管道項目開工儀式在張家口張北縣順利舉行,作為國家氫能管網骨干網絡的重要組成部分,項目途經3市18個縣區,建成后將有效貫通京津冀地區綠氫供應鏈,為區域綠氫、綠氨、綠色甲醇產業集群提供重要支撐,進一步推動能源結構綠色轉型。這標志著世界最大口徑、最大輸量的綠氫管道工程正式啟動,為京津冀地區構建了一條清潔能源輸送的“新動脈”。康保—曹妃甸氫氣長輸管道項目總投資約134.5億元,管道起自張家口康保制氫和液化工廠,途經張家口、承德和唐山3市18個縣區,終至唐山市曹妃甸區,管道線路總長度約為1037.82公里。該管道設計壓力為7.2兆帕,管徑813毫米,建成后年輸送氫氣量將達155萬噸,將成為全球綠氫管道建設的標桿工程。
10月30日,由國家電投集團吉電股份牽頭,聯合中遠海運、上港集團共同投資建設的國內首個貫通“綠醇生產—燃料加注—遠洋航運”全鏈條的綠色甲醇示范項目——吉電股份梨樹風光制綠氫生物質耦合綠色甲醇項目,在吉林四平啟動創優建設。建成后年產綠醇19.72萬噸,年減排二氧化碳約30萬噸,不僅為航運脫碳構建完整產業鏈,更以“電-氫-化”系統集成創新助力東北能源產業升級,成為區域落實能源安全與“雙碳”目標的關鍵示范。